有媒體披露的行業交流數據顯示,2023年1~3月,人身險公司新單期交保費表現尤為亮眼,接近2000億元大關,同比增速更是達到55.5%。
“最近我們銀行帶儲蓄性質的壽險產品賣得很好?!碑斢浾咭钥蛻羯矸葑稍兌嗉掖笾行豌y行的客戶經理時,得到的都是類似答案。
在資本市場震蕩、銀行理財產品破凈的情況下,避險情緒高漲,超額儲蓄持續高企。而近日多地部分銀行下調人民幣存款利率的消息更引發后續是否會大面積降息的討論。這樣的市場情緒下,帶有剛兌性質的增額終身壽險及年金險等儲蓄型保險受到了市場追捧。
多名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居民對于儲蓄型保險產品的熱情直接推高了今年一季度的“開門紅”保費,預計年內旺盛需求有望持續,推動新單和新業務價值趨勢回暖。
儲蓄型保險產品熱銷
“現在只要客戶是穩健型的,對流動性沒有那么高要求,我們都會推薦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币患疑鲜谐巧绦锌蛻艚浝韺τ浾弑硎?。
事實上,增額終身壽險及年金險這類風險保障兼有儲蓄理財性質的壽險產品,近期在包括銀行渠道在內的各種渠道都是熱銷產品,也是多家險企在一季度“開門紅”時的主推產品。
此類產品的熱銷也直接推高了險企一季度的銀保渠道保費。有媒體披露的行業交流數據顯示,2023年1~3月,人身險公司合計實現銀保新單規模保費超5200億元,同比增長4.3%,新單期交保費表現尤為亮眼,接近2000億元大關,同比增速更是達到55.5%。
為何儲蓄類產品會受到市場追捧?原因很簡單,據上述銀行客戶經理介紹,目前部分此類產品的收益率可以達到內部收益率(IRR)接近3.5%遞增,且本金無風險,可鎖定長期收益,在復利狀態下,時間越長收益越高?!氨挝磥淼氖找娑际请S著現金價值表寫進保險合同中的,收益確定性很強?!鄙鲜鲢y行客戶經理表示。
而3.5%的利率,在目前情況下對于追求穩健收益的消費者來說頗具吸引力,畢竟曾經表現較穩的理財產品已經遭遇兩次“破凈潮”,并且部分銀行的存款利率也在近日下調。
根據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發布的數據,2022年各月度,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2.09%。而2021年各月度,理財產品加權平均年化收益率最高為3.97%、最低為2.29%。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大幅下行甚至破凈,疊加資產市場震蕩引起的股票、基金收益下降,導致居民風險偏好有所下降,部分資金重新流向存款。
央行披露的數據顯示,1月人民幣存款增加6.87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6.2萬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多增7900億元。2月份住戶存款增加7926億元;3月份住戶存款增加2.9萬億元。
此前報道,為穩定息差,近期廣東、河南、湖北等地多家中小銀行紛紛下調存款利率,亦有一家國有大行跟進。從存款利率下降幅度來看,活期存款及一年期至五年期整存整取的利率有0.02到0.25個百分點的不同程度下調。
在穩健理財產品較為稀缺的當下,本金有保障、收益穩健的儲蓄型保險產品能迎來一波“小陽春”也并不讓人意外。
“這款壽險產品在我們銀行是有額度限制的,額度售完就會下架?!鄙鲜鲢y行理財經理對記者表示。她特別提到,由于目前的低利率環境,利差損風險已成為監管和行業的擔憂所在,因此預定利率上限將從目前的3.5%下調成為行業內普遍默認的未來趨勢,目前的時間窗口也讓部分預定利率較高的儲蓄型保險產品表現突出。
保險產品需求旺盛趨勢今年將延續
盡管居民存款持續高增,但市場人士普遍認為,隨著我國經濟復蘇、消費回暖,超額儲蓄也勢必會面臨釋放。在這個過程中,保險業將迎來更多機會。
某人壽董事長楊錚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居民儲備資金充裕、風險偏好較為保守的背景之下,能夠實現資產穩定增長的產品更加受到青睞,尤其是資金安全性較高、能夠提供長期保障的財富類保險產品優勢凸顯。建議風險偏好較低、注重長期保障的居民,在優化短、中、長期資產組合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年金、終身壽險等保險產品來實現中長期的資金規劃。
中信建投亦表示,在后資管新規時代,儲蓄型保險產品是為數不多能夠為投資者提供剛兌投資屬性的金融產品之一,預計全年對儲蓄型產品的需求有望保持旺盛。而對于保險公司來說,某險企預計此類儲蓄型保險也將推動一季度上市險企的新單保費和新業務價值趨勢回暖。
除了理財需求之外,楊錚表示,隨著疫情后居民收入的恢復以及健康保障意識的增強,重疾、醫療、意外等保障類保險產品的需求也有望進一步提升。
中信建投亦看好保障型產品需求溫和復蘇。2023年前兩個月,人身險公司的壽險和健康險保費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4.2%及10.0%,已顯示出需求復蘇的趨勢向好。
但在需求量復蘇的同時,消費者對于保險產品的需求內容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半S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以及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對健康生活、品質養老的追求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和剛需,人民的保險消費需求也正向多元化發展?!睏铄P說。
在這樣的復合性需求下,對于保險產品的選擇,顯然不僅僅應該只考慮收益率和保費高低,而需要考察產品背后險企能給消費者在醫療、健康、養老等方面提供多少的附加服務價值。在這點上,一些已經建立起養老服務、醫療健康服務等生態圈的大型險企顯然更有優勢。以某險企為例,從戰略上來看,醫療健康生態圈已成為其“雙輪驅動”中的一個驅動力,經過對壽險產品的改革,將單一保險產品升級成為“保險+健康服務”“保險+居家養老”“保險+高端養老”的生態圈式戰略,帶來的是保障和服務的綜合解決方案。該險企年報數據顯示,2022年壽險的新契約客戶中,超76%使用健康管理服務。
“率先進行壽險改革的公司將更早出現渠道、產品與客戶需求的匹配,形成新業務價值長期可持續增長動能?!蹦畴U企認為。(文章來源:一財網)
297994個用戶完善保障計劃